菌肥时代来了! 治理土壤“疑难杂症” 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微生物肥料是新风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经工业化培养发酵而成的疑难杂症生物性肥料,可分为农用微生物菌剂、菌肥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三大类,时代尚被称为农田土壤的治理“新质生产力”。微生物肥料在减少化肥使用、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引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并从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方面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可见,积极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的发展目标。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谭志远团队深耕于微生物领域多年,通过分析大量的科研数据,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耗时20年,谭志远教授团队联合广州澄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出了“菌旺丰”系列微生物菌剂。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尤其是香蕉、三七、烟草、辣椒等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彭桂香表示,“菌旺丰”微生物菌剂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特性和病害特点进行“对症下药”,后期能根治土壤的“疑难杂症”,显著提高农作物品质。不仅如此,作为“新质生产力”,微生物肥料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谭志远(左一)察看作物使用微生物菌剂后的长势。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彭桂香在给作物喷洒微生物菌剂。
据了解,广州澄华携手广西美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创了香蕉绿色示范性基地—广西美呈农业逐卜香蕉基地,2018年至今已使用“菌旺丰”系列微生物菌剂6年,有效防控了该基地所种植的6100亩香蕉枯萎、黄化以及根结线虫的产生,还大大提高了香蕉的产量和品质,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广州澄华与广西星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示范性基地—包心芥菜绿色产业基地,解决了300亩芥菜的枯萎、黄化等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附近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基地负责人实地考察香蕉生长情况。
近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带领学生们到周边村镇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同学们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了微生物肥料宣传、指导农户如何科学施用微生物肥料、如何改善土壤等,旨在树立全民土壤保护意识,坚守绿色发展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扎实做好土壤治理、土壤健康管理工作,打好这一场绿色守卫战。
三下乡实践团队与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驻村干部合影。
如今,随着人们对农业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不断追求,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土壤“新质生产力”正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微生物肥料产业也已步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阶段。微生物肥料所具有的促进根系生长、改良修复土壤、解决土传病害等功效,也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将来,微生物菌剂势必在农业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产品,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来源:南方农村报
- [2025-09-06 02:13] 重磅!安徽省教育厅最新消息 中小学招生将有大变化
- [2025-09-06 01:58] 广东:紫云英盛放“颜值”变“价值”,“绿肥+”打造农文旅消费新场景
- [2025-09-06 01:56] 茶饮成瓶装饮料重要增长点,众企业押宝无糖赛道
- [2025-09-06 01:56] 一图速览柳工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 [2025-09-06 01:53] 重磅!安徽省教育厅最新消息 中小学招生将有大变化
- [2025-09-06 01:32] 畲族歌舞架桥梁,博港乡亲心连心
- [2025-09-06 01:30] 合肥市属学校向全国公开选聘23名优秀教师
- [2025-09-06 01:16] 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布 安徽这14所高校上榜
- [2025-09-06 01:16] 起重设备常见隐患类型及识别要点
- [2025-09-06 01:16] 广东发布乡村旅游住宿标准,正公开征求意见
- [2025-09-06 01:14] 醒狮开运,万象更新!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启市大吉
- [2025-09-06 01:07] 广东援疆支持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15个项目集中开复工
- [2025-09-06 00:56] 2025客户关爱行丨智护“苏”夏,施工无忧
- [2025-09-06 00:28] 广东举办农兽药残留限量规定培训班 共筑农安新防线
- [2025-09-06 00:23] 教育部公布3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安徽一学校获批
- [2025-09-06 00:17] 传递金融安全理念——农行广州淘金支行开展存款保险主题公益宣传活动
- [2025-09-06 00:16] 从传统开采到“智绿并行”,从“一煤独大”到多链协同……
- [2025-09-05 23:53] “一缕丝”牵动千亿产业集群:丝绸产业助力广西河池高质量发展
- [2025-09-05 23:43] 安徽贫困山区有了“在线课堂”
- [2025-09-05 23:32] 教育部:所有教材不得出现教辅资料网址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