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地也能干,大疆农业无人机助力玉米增产10%
日前,干农业DJI大疆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无人玉米飞防新篇章”无人机玉米测产交流会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机助此次活动聚焦农业无人机在玉米中后期管理中的力玉应用,探索科技如何助力玉米增产增收。米增国内主流媒体代表、不下农业专家及种植大户等50余人,地也大疆共同见证了这一农业科技盛事。干农业
玉米是无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高达6.6亿亩,机助是力玉主要的粮食作物来源,也是米增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玉米增产增收,不下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大疆农业表示,如何借助科技提高玉米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生产产量,也是他们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玉米中后期管理难
不下地也能干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3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6.63 亿亩,占所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约 37%。
传统地面设备作业效率低下,且易造成轧苗减产,而农业无人机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闫晓静表示,玉米全生育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植保作业,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长久以来,我国的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对中后期管理重视不足,主要也是迫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玉米在抽雄期之后会达到 2.5-3米,比人的身高还高,且玉米的种植密集,人工钻进去打药非常困难,且容易中毒;而若是用拖拉机进去施药,则会压倒部分作物,损失产量,而且雨后泥泞时无法作业。
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介绍,传统地面打药设备容易造成轧苗,导致产量损失。如遇雨后作业,还容易存在陷田的情况,无法及时防治病虫害。在玉米中后期由于植株较高,传统机械和人工作业则无法下地,因此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容易放任不管。农业无人机在玉米平均覆盖率不到20%。“在玉米种植早期,我们通常采用农用四轮车进行喷洒,但是会有轧苗的情况,效率不高产量低,后期长高了就不打药了,主要是以往没办法打。”通辽市种植大户赵宏诚说道。
无人机解决农户痛点
玉米产量提高10%
农业无人机因其不受地形限制,不轧苗,飞行平台具备好操作、图传稳定等特点,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能够有效解决玉米中后期施药难、病虫害不好防治等问题,避免作物减产。
据了解,大疆农业T60 农业无人机,具备50公斤喷洒载重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大田作业效率能够达到1000-1200亩一天。面对玉米高杆作物,大疆四天线 O4 图传系统可保证画面流畅稳定,并实现传输距离远至 2 公里。当遥控器信号遮挡严重时,还可自动切换为 4G 数据链路,飞行更安全。面对玉米四周地边有防风林的情况,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飞行打点还可实现RTK精度级别的精准作业,地边不漏喷、重喷,高效便捷。
在活动现场,大疆农业销售团队选取了两块相同大小的玉米田,一块为飞防试验田,一块为对照地,进行测产对比。 试验地块经历了两次打药,分别是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在对照地块上,则按照农户过往的习惯,除了初期打一次除草药以外不再进行任何管理。最终通过取样测产的方式,对比产量与品质上的区别。测产数据显示,经过无人机飞防处理的试验田亩产量较对照田高出11.7%。
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解决全球作业难题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大疆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其T60农业无人机在本次活动中大放异彩。该机型具备高效的喷洒和播撒能力,以及稳定的飞行和图传性能,为玉米中后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闫晓静提到,全球100多个国家进口中国植保无人飞机并学习中国无人机施药技术。大疆农业数据称,其农业无人机的全球保有量已超30万台,服务着300多种作物物种。据了解,中国农业无人机不止帮助众多小农经济的国家普及了农业航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巴西等习惯于载人飞机飞防的国家,造福了当地的中小型农场,并让飞行员避免了伤亡风险。使用无人机的高科技农业,在世界各国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
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张源表示,从水稻小麦的全流程植保管理,到玉米中后期飞防应用,大疆农业通过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帮助农户在各种作物上实现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过十余年深耕,大疆农业无人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作作物300余种,帮助全球农业解决作业难题。未来,我们将持续洞察用户痛点,让农业更轻松,让生命更美好。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陶磊
图片:大疆农业
- [2025-09-06 00:08] 单月交付23台!柳工桩工设备为超级工程稳稳擎起“地下脊梁”
- [2025-09-06 00:06] 2024年“五一”假期上海受理消费投诉19262件 线上消费诉求增势延续
- [2025-09-06 00:04] “五一小长假”,消费安全不放松!广东发布假期消费提示
- [2025-09-05 23:55] 安全生产
- [2025-09-05 23:53] 【聚焦】辽宁省总工会赴沈阳地铁一二工区项目开展“双送”活动
- [2025-09-05 23:25] 援疆医生钟子劭:中医呵护病患健康,真情播撒南疆大地
- [2025-09-05 23:24] 长春:优化办理流程 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 [2025-09-05 23:17]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 [2025-09-05 23:04] 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衔接段项目开工
- [2025-09-05 22:41] 广西:“查真假”执法小工具让假货无处遁形
- [2025-09-05 22:37] 南农晨读
- [2025-09-05 22:29] 激发消费活力 福建厦门召开商超合规指导会
- [2025-09-05 22:24] 马鞍山“学生饮用奶计划”试点学校扩容
- [2025-09-05 22:21] 广西:“查真假”执法小工具让假货无处遁形
- [2025-09-05 22:16] 江西发布首个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地方标准
- [2025-09-05 22:08] 文化巨轮启航!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5月1日开馆
- [2025-09-05 22:07] 重磅!安徽省教育厅最新消息 中小学招生将有大变化
- [2025-09-05 22:06] 福建宁德:219件抽检不合格食品全部核查处置到位
- [2025-09-05 21:59] 五一假期不宅家!跟着“深汕友农”公交一起去打卡
- [2025-09-05 21:46] 北京联合检查组督导石景山区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