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共服务破解电动车“进楼入户”顽疾
5月10日晚,进楼入户一段“电瓶车进入电梯后突然起火爆燃”的共服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破顽疾一男子推着电瓶车进电梯,解电突然起火,动车3秒内火焰吞噬了整个电梯间,进楼入户电梯内的共服3名男子、1名女子和1个婴儿都被烧伤。破顽疾到目前为止,解电婴儿未脱离危险,动车抱娃婆婆高达75%烧伤度。进楼入户
电动自行车作为普通老百姓日常出行的共服交通工具,若管理不善,破顽疾后果严重,解电甚至会危及公众的动车生命安全。目前,居民小区电动车停放、充电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居民乱停乱放、拉线充电、楼道充电比较普遍,无异将流动的“炸弹”引入到了封闭和居民密集的空间,加剧了安全风险。从此次电瓶车引发的火灾原因来看,主要是违反了“进楼入户”制度性安排,当电动车进入电梯狭窄空间时,突然发生起火爆燃,瞬间大火蔓延整个电梯,最终导致5人被烧伤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实际上,早在2018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就已经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 “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2018年5月18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对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2019年7月1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公安部、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再次强调,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避免类似火灾事故发生。
随着国家政策的连续出台,各地也相继推出相应的措施。不过,从近几年的政策实践来看,执行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尽管大家知道,国家政策规定不得在建筑内的公共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和家庭室内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但是,除了公共空间与居室内,大部分电动车用户难以找到充电的地方。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讲,在楼道和家里充电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因此,面对 “电瓶车进入电梯爆燃”事件,不能光从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着眼,要治标,更要站在解决充电源头的视角来审视,让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都参与进来,不妨将电动车充电纳入公共服务上来。城市管理以及小区管理,应当疏堵结合,源头治理,用服务来消除隐患。譬如,结合居民小区实际情况,专门建设电动自行车棚和智能充电装置,明确专人负责值守巡查看护,落实集中存放和集中充电,同时在公共空间设置防爆充电柜等。
当然,为了避免类似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居民小区不妨引入电动电梯轿厢阻止系统,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内,系统会自动抓拍图片并现场联动语音报警,同时输出信号到电梯主板,让电梯自动停止运行。
责任编辑:24
- [2025-09-06 02:32] 2025客户关爱行丨智护“苏”夏,施工无忧
- [2025-09-06 02:25] 平台对消费者的原创内容不能奉行“拿来主义”
- [2025-09-06 02:20] 宿州市:志愿服务为老年人幸福生活加分
- [2025-09-06 02:14] 南陵县家发镇太白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 [2025-09-06 02:12] 山东重工驰援京津冀暴雨灾区
- [2025-09-06 02:12] 我院主编的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麻醉学》定稿会在成都召开
- [2025-09-06 01:22] 哈佛医学院呼吸病学专家周晓波教授来院访问交流
- [2025-09-06 01:22] 拼多多,让农业成为他们的人生选择
- [2025-09-06 01:18] 单月交付23台!柳工桩工设备为超级工程稳稳擎起“地下脊梁”
- [2025-09-06 01:03] 九华山风景区: 志愿服务绘制文明旅游靓丽风景线
- [2025-09-06 01:01] 合肥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志愿活动
- [2025-09-06 00:55] “遏制月饼过度包装”系列评论|各方协同发力新国标扎实落地
- [2025-09-06 00:53] 合肥:自制灯笼迎元宵
- [2025-09-06 00:38] 延期至2月23日!“振兴乡村 不负青春”首届摄影、短视频大赛@你来赛
- [2025-09-06 00:33] 盲拍销售不能拍掉消费者权益
- [2025-09-06 00:30] 盲拍销售不能拍掉消费者权益
- [2025-09-06 00:17] 合肥将建地铁人才“摇篮”
- [2025-09-06 00:17] 疏堵结合 从根源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
- [2025-09-06 00:09] 斩断茶叶过度包装背后的推手
- [2025-09-06 00:03] 不妨建立商品包装参数公示说明书制度